南美自驾游之哥伦比亚篇(10) - 麦德林

户外出行懒猫行 485

本文转载于微信订阅号【懒猫行】

懒猫行之南美篇

时间线:2019-12

今天是整个南美之行的第十二天,也是让我颇为印象深刻的一天。
  
以前在朋友圈里说过,哥伦比亚之行有三个亮点,“开车的过程”是其中之一,而这一天又是亮点中的亮点。可能也是因为,这是第一天在哥伦比亚境内全天赶路,充分领略了南美山路的“风采”。
  
开篇照还是从莱瓦镇的酒店开始吧,我们住的这个酒店真挺好的,还有沙发和壁炉,窗外也有好风景,就可惜我俩没腾出时间来享受这些,吃过早饭就直接出发了。

今天我们要从莱瓦镇走到麦德林,其实只有四百公里多一点,如果在国内,这距离也就是五个来小时的事,可是在哥伦比亚,我们活生生的走了得有十二个小时。
  
路上的风景还是蛮漂亮的,全程几乎都是山路,只有一段相对较为平整,大约就是第二张照片那附近。快走到那部分的时候,安妮塔说,到了那里就看不到山了,果不其然,于是我跟安妮塔开玩笑说,这是十多天以来,第一次视线里竟然没有山,哈哈。

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,有三个主要原因,一是很多地方路面有损毁。大部分路面和路况都是很好的,但时不时有各种沟沟坎坎,速度就起不来了。
  
第二个原因是哥伦比亚的山路特色“弯短”,我当时在朋友圈里说过,弯短到了走夜路都不能开远光灯的程度。这个问题对速度的影响来源于大货车,如果不幸被大货车压住走不起来,这么短的弯,就是你还没出这个弯,大货车已经进了下一个弯,想超车是绝对没可能。于是乎,有时候一跟就是半个来小时,超级无语。
  
第三个原因是遇到好几次修路管制,很多路段因为修路是单边通行,要停下来等。我们好像遇到两三次等了较长时间的,还有几次时间短点,那也得等个十分八分的。而且,这个时候我就发现,在波哥大做的那个检测真心不全面,空调不灵就没给测出来,有些时候停着的地方没荫凉,被海拔两千多的大太阳晒着,真不是闹着玩的。我其实知道九成九就是空滤太脏了。在波哥大是不需要空调的,估计五年来前车主就没动过那空滤,可惜我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,没敢动手往下拆,不然拆下来清理清理好歹能好点,这下只能妥妥的当一只“北京烤猫”了,哈哈。
  
这集的照片好多都是视频截图,但凡照片里有机器盖子的就都是。从视频里找点想要的片段实在困难,上面说这三个事,应该都有视频对应,但只找到几张照片能看出路面损毁,另外两个只能“无图有真相”,请大家自行脑补吧。

这两张照片是路过的小镇,可以顺便提一句关于减速带。哥伦比亚的减速带真心不是盖的,有些超级高。而且,一个最大的特点,看到第一张照片里电线杆上的减速带标志了吗,但凡有标志的,那减速带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,轿车不减速直接过都不会有任何事,但凡像小山一样的减速带,从来就没有过任何标识。

这张照片,如果仔细看路右侧,有个圣母像。在我印象中,哥伦比亚路边的圣母像是最多的,后来,我也忘了是从哪个国家开始,路边很多小墓碑代替了圣母像,为了纪念在那个地方车祸去世的人,同时也能警示路过的司机。
  
这一路走下来,我感觉哥伦比亚人在宗教方面是最虔诚的,厄瓜多尔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,都有不止一个人直接告诉我,宗教对他们就是种习惯而已,去教堂是为了朋友聚会和社交,并不是打心眼里想跟上帝有任何沟通。秘鲁我只是穿肠过了一下,没有提及这个话题,但我的个人感觉恐怕也如是。而且,我感觉秘鲁人对原住民的宗教要更虔诚,对“大地母亲”的敬畏之心还是很强烈的。

这是我们吃中午饭的小镇,当时把车停在了路右侧那辆红车后面,下车溜达了几步,买了黄瓜,然后在旁边的点心铺买了几个面包和饮料,就权当午饭了。

在这个小镇,我发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。通常,我个人觉得,大城市的人会比小地方的人要冷漠一些,但是在哥伦比亚,波哥大的人让我感觉最为热情,而在这个小镇上,明显要冷漠许多,甚至有些人的脸上还带着那种闭塞排外表情。为了避免是我自己“疑人偷斧”,特意跟安妮塔探讨了这个问题,她也有同感。

接下来,这张照片就啥都不用说了吧,很不幸的扎胎了。刚买完车的时候,我其实犹豫过想换AT胎,可是想想就开这几个月,跑两、三万公里,实在太亏,就没换,这要是换了AT胎,扎胎概率能降低90%。好在,我们很幸运,是在这个小镇里,吃完午饭要走的时候发现轮胎有点瘪了,而不是在荒山野岭、全是盘山路的地方。还有,我必须反省一下,被扎轮胎是在左前,可我上车的时候竟然没注意到,还是路人看到了提醒我的,这个着实不太应该。
  
从停车的地方到修车店还不到一公里,直接开车过去修。南美补胎还普遍在用很古老的外补法,当时我以为在小镇上是这么补,而且也是因为我们着急要赶路,外补最快。可没想到,后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里又扎过一次,竟然也是外补的。

这张照片,赶巧从视频里给找到了,照片里那个小哥我记得超清楚。整个中南美,包括墨西哥都一样,遇到堵车的地方也有小商贩兜售各种商品。这个小伙子当时吆喝着从我们车边走过去,我就问安妮塔他卖的是啥,安妮塔说是我们看二哈时在市场里吃的那种大饺子,我顿时来了兴趣,想买两个垫垫肚子。于是,我们一顿按喇叭,下玻璃探头出去喊,这小哥愣是听不见,另外一个卖咖啡的大叔都从老远闻讯赶过来了,他还是执迷不悟一个劲往前走,害的我到底没吃上这口。

我和安妮塔在波哥大讨论行程的时候,信誓旦旦的说,绝对不走夜路。可是,第一天从波哥大到莱瓦就走了夜路,今天又走了更多的夜路。看刚才那张照片,天已经黑的透透的了,我俩离麦德林还挺老远呢。造成这个结果,确实跟我有点轻视四百公里这个距离有关系,记得那天我俩是快11点了才从酒店出发的。
  
我在白天的时候,开车不算太慢,在西班牙的直路上开两百,在意大利带着急弯的高速上开一百七,在盘山路上开个九十、一百也问题不大,可是夜里我开不快,主要因为夜视能力偏差。但是在哥伦比亚,那天的夜路走的倒是蛮开心的,因为弯短和大车多,注意力高度集中,开的跟白天一样快,不过我能感觉到,安妮塔要比白天紧张很多。
  
夜里的照片更难从视频里找到好看的了,没有车的时候黑漆漆一片,有车的时候,车灯一片也看不出别的,勉强截了这两张图,意思一下吧。

这是哥伦比亚的收费站,也有类似中国ETC的自动刷卡,可这个收费站很奇葩,把自动通道放在了中间,好多车都不慎走错,只好加塞并道。

大约晚上10点多,我们终于到了麦德林的酒店。这家酒店叫“达恩-卡尔顿”,不晓得跟丽思卡尔顿有啥关系,也是一家挂牌五星,价格也很便宜。可它有个最要命的问题,楼上马桶冲水的声音,比自己上厕所冲水的声音还大。在这儿住了两天,每天早上被这个声音吵醒。不过,房间本身还是不错的,面积够大,而且非常自动化,屋里的一切,窗帘、电灯、电视等等,都是用同一个遥控器控制的。

我们到酒店的时候,已经晚上10点多了,餐厅关门了,幸好有24小时的客房服务,可以点餐到房间里吃。这是我俩的晚餐,量不大但味道还行。

在路上的时候,安妮塔给我讲说,波哥大人和麦德林人互相看不上,麦德林人认为他们应该是首都,波哥大人则是“we dont care(我们不在乎)”。现在发现,原来两个大城市互相看不上这事,也是世界大同的,不仅哥伦比亚,在玻利维亚和阿根廷,都有类似情况。

办入住的时候还有个小花絮。哥伦比亚的规矩是这样的,如果是本国人住酒店,要交个19%的税,外国人不用交。我和安妮塔住两个房间,有些酒店会主动把两个房间都放在我名下,就不用交这个税,有些酒店就坚持要收安妮塔的税。收税就收税,也是正常的,可被麦德林这个酒店的人弄得好夸张,我听不懂西班牙语都看明白他们是在和安妮塔说这事了。后来,这个税的事成了我和安妮塔评判一个城市的人好不好的标准了,我记得在另外一个城市,还没到酒店我就跟安妮塔说,这儿肯定得收咱们税钱,果然被我说中。安妮塔好奇问我怎么知道的,我告诉她,从开车的方式也能看出来一个地方的民风如何。不过,总体来说,哥伦比亚人还是很厚道的,我们一共住过十多个酒店,只有三家收了这个税。

现在,这集可以结束了。文字有点平淡,照片也不多,并没写出来那天的感受,纯在路上的感觉太难写了,可这一天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忘。

Post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