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美自驾游之哥伦比亚篇(9) - 莱瓦镇

户外出行懒猫行 345

本文转载于微信订阅号【懒猫行】

懒猫行之南美篇

时间线:2019-12

当时在朋友圈里就说过,我这个考古爱好者,愣是把莱瓦这个殖民小镇玩成了废墟和岩画之旅。

前几天看黄金博物馆的时候,就是那个画着东坡居士《十八大阿罗汉颂》的时间轴,上面还有个画儿是个考古废墟,写着就在莱瓦镇,我顿时来了兴趣,跟安妮塔说,到了莱瓦我要先看这个地方。

于是,今天一早,我们从酒店就直接开车到了这儿,安妮塔也是第一次来。这也是惯例了,我的导游经常跟我一起探索新鲜事物,哈哈。

买完票,进来开始看遗址,可惜没有当地讲解员,介绍文字只有少数是英文的,幸好安妮塔能帮我翻译,她说目前认为这里是西班牙人来之前的一个天文观测站,同时也是一个祭祀太阳神的神庙,并且是部落居住区的一部分。西班牙人来的时候把这个地方拆毁了,后来哥伦比亚独立之后,才有考古学家来研究并修复了现在能看到的这些石柱,但以前应该还有更多的石柱。

另外,这里曾经被认为是很近期的建筑遗址,正在修建还没有完工时,因为西班牙人的到来而被迫终止了,后来是根据碳十四检测认定,这些遗迹的时间远早于西班牙人到来之前。但我有个疑问,碳十四能够测出物品的年代,比如瓷器、纺织品或者木头等等,但这里都是石头,这些石头本身应该已经存在很久了,问题是在于人们什么时候用这些石头盖了建筑,这能用碳十四检测出来吗?

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宗教领袖的陵墓,在海拔两千多的强烈阳光反差之下,照片不太容易拍出来,这张勉强能看。顺着那几个石柱往下,石门里面是个空屋子,就是第二张照片。我现在忘记了,当初刚发现这个地方的时候,里面还有没有棺木或者任何东西。

每个好导游都会有个共同的特征,他们自己也很享受旅行的过程,而不仅仅是在工作。看看安妮塔,拍照片比我都认真多了。


这个区域里还有很多单独的石柱,很显然是生殖崇拜,我记得是说在周围15公顷的范围里,共有27根这样的石柱。

从这三张照片里,能大概看出一点这个地方的地理结构。第二张照片中间那个棚子,就是刚才的宗教领袖陵墓,第三张照片的左侧,能隐约看到一排石柱,就是最开始那些石柱。

我们转差不多了,找了个凉快的地方坐了一会儿,刚才安妮塔那张照片里,能看到她拿着一个小册子,是这里的介绍,但只有西班牙文,只好是她看了之后给我讲一遍。我记得那里面提到了春分、秋分、冬至和夏至的事情,让我有些惊讶的是,安妮塔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些,以至于她并没能给我翻译明白,反而是我自己看了册子上的插图才搞明白的。

看完小册子,本想着坐会儿就离开这里去下一个地方了,我俩计划着要去一个彩色的修道院,再去莱瓦小镇逛逛等等。这时候我想起来,刚才停车时,那边有个给我感觉像“民俗村”的地方,有个大姐说是可以参观的,费用也不高,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。我就问安妮塔,她觉得那儿值不值得去看看,毕竟按照在国内的习惯,这类地方经常会有点忽悠骗钱的嫌疑。

安妮塔说,她没去过也不太了解,但感觉可以去看看。于是我俩起身,找到那位大姐,付了费用,请她带我们参观。事实证明,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,这个民俗村和因此而带来的岩画之旅,成为了哥伦比亚之行的几个最亮点之一。

开始参观之前,我和安妮塔还买了两杯“饮料”,是南美很出名的“coca叶子茶”,基本上每个南美人都会告诉你,这个茶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。安妮塔还告诉我说,这种饮料非常“聪明”,即可以用来提神,还可以用来助睡。她说如果睡眠不好,临睡前泡一杯茶喝了,马上躺下睡觉,就可以睡的非常好。

我的睡眠一向不错,所以我从没试过临睡前喝,但这个叶子茶让我觉得兴奋剂作用非常强,那种感觉跟喝茶或者咖啡都不一样。确实能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疲乏感,可是跟红景天这类药物的机理可能不同,是纯刺激中枢神经的感觉。

一边喝茶,一边就开始听大姐的讲解了。我非常吃惊为啥竟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,只能是因为当时听得太专心了。

在这个地方是第一次比较系统性的开始了解南美本地文化,先说三个最本质的信息吧。首先是“大地母亲”,这个概念从哥伦比亚一直到玻利维亚都是有的,也是基本相同的。大地母亲创造了人类,庄稼也从大地中生长,因此她是创造并养育了人类的母亲神。在秘鲁和玻利维亚,多次看到当地人在喝酒之前,会先到一点儿在地上,就是敬给“大地母亲”的。

然后是“圣湖”,这个概念也是从哥伦比亚一直到玻利维亚都高度一致,比如就在这个地方,大姐让我们看远处一个山峰,说那里有一个湖,传说大地母亲就是从那个湖里出现的。而那个久负盛名的“印加帝国”,同样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从秘鲁和玻利维亚边界的“的的喀喀湖”里升起的。

第三个就是对春分、秋分、冬至、夏至的了解和应用。从当初去墨西哥开始,再到中美和南美,基本上所有部落和文明都有相关内容。在这个“民俗村”里,主人用木头模拟了一个当初原住民用来观测太阳的设备(我当时怎么能忘了拍照片呢,哎),春分和秋分的时候,太阳会从指定的木柱之上升起来,木柱的影子也会指向相应的位置。之前看的那个废墟,也是具有这类结构的。

看完这部分,大姐带我们进了一个小展室,这里没有任何文物,只有一个个的故事。

这张照片里的三位人物,最左边的就是“大地母亲”,但她手里抱着的并不是她的孩子,而是她的丈夫。中间那位是个悲情的神,据说因为人们忘记了“Huitaca”神的叮嘱,只顾寻欢作乐,于是“Huitaca”带来了大洪水,淹没整个山谷地区,生灵涂炭。于是人们向照片里这位“Chibchacum”神求助,他将洪水驱赶进入“Magadalena”河,拯救了人类。但这个行为触怒了“Huitaca”,他罚“Chibchacum”要永生肩负着整个世界。

前两位都是彻彻底底的神,是大多数古文明里都会有的神话故事主人公,可第三位很神奇,他非常具象。传说他金发碧眼、白皮肤,个子高挑,身穿一身蓝色长袍,手拿黄金权杖,飘飘然从天而降,教给当地人做人的原则,比如要尊老爱幼、正直、诚实。还教给当地人很多技能和艺术,制作手工艺品,绘制岩画等等。

他与其说像一个神,不如说更像是一个维京人。我去北欧的时候,已经看到当时维京人具有非常高超的航海技术,大海就是他们的家园。如果说曾经有维京人到过哥伦比亚,这并不奇怪。但我觉得不可思议之处在于,欧洲历史上,无论是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、西班牙人在中南美、英国人在印度等等,无一例外是在烧杀抢掠。这些有礼貌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权贵们干着强盗不如的行径。可是维京人,更经常的被称为是维京海盗,难道反而是扶弱济贫的谦谦君子吗,真的让人感觉相当讽刺。

这张照片就是这里的圣湖,看到上方湖边上的缺口了吗,那是西班牙人得知当地的风俗是将宝物沉入湖内祭神之后弄出来的,为了将湖水放干,攫取那些黄金珠宝。

我当时挺想去这个湖看看的,可惜说要去只能徒步,得一整天时间(还是一天都不够来着,有点记不清了),只好放弃了。

这位是“创世神”,传说他给黑暗带来光明,他创造了两只神鸟(就是秃鹰,从这里已经看到了秃鹰的重要性),它们给世界带来了光明、生命和一切。

还记得黄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吗,就是这样使用的。不过这个模型的比例我感觉有点问题,船应该没有这么大。

这是一个太阳神庙,西班牙人来的时候,将庙宇烧毁,抢走了里面所有宝物,并杀害了神庙的主持。由于那个时候的人们并没有文字,也没有建筑蓝图一类的东西,现在人并不知道这个神庙当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,只是根据推测和想象重新修了这个建筑,以示纪念。

这,就是改变了后面行程的岩画,这个故事且待一会儿再讲。

这张图,在当时并没引起我太多注意,只是一些数字。

墨西哥的玛雅文明里有简单的数字和数学,一个点代表“1”,一个横道代表“5”。后来在秘鲁,看到有些很奇怪的“布条打结”制品,据说那是当时用来计数和统计的,但现在已经没人能看懂了。除此之外,在中南美好像没有任何其他文明有过数字和数学。

所以,为了写游记挑照片时看到它,我才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,难道这个在哥伦比亚被称为“Musica”的文明里,竟然曾经有过被写下来的数字吗?

这张图是说,西班牙人发现过一个具有复杂社会体制的部落,他们有非常丰富的农产品种类,自给自足,具有公平交易和市场的相关制度等等。他们被描绘成“穿衣服的人”,与沿海地区或者“Magdalena”河岸的人们完全不同。

看完那个小展室,最后一站是个模拟的原住民房子,记得大姐说,当时的风俗,进屋时一定要后退着进来,表示将所有世俗的烦心事都留在外面,屋子里只有自家人的温暖。很可惜,再一次没有房子外观的照片,只有屋里一些陈设的照片。

这张照片里都是乐器,其中最重要的一种,是看上去最不像乐器的那个海螺壳。从这里一直到秘鲁,所有的博物馆里都有类似乐器,这是当时进行祭祀等宗教仪式时的必需品。

要把海螺吹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,吹不好的话,发出来的声音就跟在放屁是一样一样的,哈哈。当时安妮塔竭尽全力,还真成功了一小下,不过其中的难度从那位大姐给我们演示时就能体现出来了。按说,大姐天天在这儿给人讲解,天天有练习,应该吹的很熟练了,结果就因为我们给她拍视频,可能有点紧张,竟然也吹不好了。可想而知,对于一个新手来说,得有多困难。

这间房子是仿照过去原住民的房子建的,这两张照片可以勉强看出一点结构,房子呈圆形,一圈都是柱子,屋顶也有很多柱子。

现在要讲下岩画的故事了,刚才看到岩画的照片之后,我就问在什么地方,大姐说有一部分离这里不远,并且给了我们一位向导的联系方式。我们看完这个民俗村,安妮塔就跟他联系,看是否可以带我们去看岩画。

这个时候已经下午两三点了,刚开始那位向导说,想去看岩画一般要早上出发,因为需要徒步一段才能到岩画所在地,今天的时间恐怕来不及了。然后,我不知道是安妮塔坚持又问的,还是那位向导主动说起,说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车,现在马上去接他,开车到距离岩画最近的地方,再走路进去,差不多还来得及。

我记得,刚好就在前一天,在微信里跟一个网友聊天,他对于自驾游嗤之以鼻,认为完全没必要,说他从来都是坐大巴什么的,一样能玩的很好。无独有偶,以前在阿曼,也碰到过另外一位认为很多东西都是“没必要”的男士。当时在一个景点里遇到他,聊了几句,他认为在乱局之下去也门旅游是“没必要”的,租一辆更舒服也更昂贵的普拉多是“没必要”的。可我倒认为,“必要”的事情无非是那“三饱两倒”,人生乐趣恐怕就是在所有“没必要”的事情上吧(这两句话是从安曼游记里复制来的,别抱怨我抄袭我自己,嘿嘿)。更不用说,这一次我如果不是用这种“没必要”的自驾游方式,这岩画恐怕就看不到了。当然了,看岩画这事本身,也可以说是“没必要”的,哈哈。

就这样,我和安妮塔马上跟大姐道别,跳上车赶去接向导。约定地点是另外一个小镇的中心广场,本以为接上他直接走,没想到他还特意又给我们讲了几句这个小镇的历史,只可惜又被我还回去好多。

比如,这张照片,里面那个柱子肯定是西班牙人刚来时弄得什么东西,具体故事现在完全忘记了,但我看到这个柱子,总会产生一个联想,想起在尼加拉瓜看过的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。那也是一个小镇,西班牙人来之后修建了中心广场。有一些部落的首领,在抵抗西班牙人的过程中被俘虏,然后被绑在中心广场上放狗出来活活咬死。

这个教堂也是当时的原版,门口那个十字架很独特,在基座上写有很多文字,向导说都是些大事记,在十字架基座上做记录,还真是第一次看到。

这位就是我们的向导,他是一位非常好的人,我很希望再去哥伦比亚的时候,有机会能再听他多讲一些当地的历史和文化。

刚才那张照片并不是已经开始徒步去看岩画,只是来看这个山谷的,岩画确实在山谷里面,从这里能看个全景,拍个照片。

我真心不想给那个汉堡包做广告(或者是个快餐店,貌似距离此处六公里,我的西班牙语能力有点进步吧,嘿嘿),只是想拍一下我的二哈而已。

又往前开了没多远,停车开始徒步了。但是,我恨我自己,那棚子里是啥植物来着,是不是coca茶?总之肯定是某种很重要的作物,不然我不会特意拍个照片。

还有第二张照片,向导特意给我们讲了那个种子的故事,但我全给忘记了。

向导带着我们,一路往山谷里面走。

在山谷里走了大约四十多分钟,我们看到了岩画。关于这些岩画的年代、是什么人画的、其中的含义,都还没有定论。向导说,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大约两千年前,也就是公元元年左右画成的,应该跟当时的宗教有关。

岩画画在峭壁上一些略有遮挡的石头上,可能是因此能保留至今。但我们的向导非常担心人为破坏,就在我们看的时候,有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也来看,那两个小孩就试图用木棍去击打那些岩画,可是他们的父亲无动于衷,这个行为是被我们的向导制止了,足可见他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。

这片区域的岩画都是红色的,只有极少数是黑色的,这是其中之一。

前面的照片里,很多人脸都呈倒三角的形状,这两个近似于圆形,有种说法认为这是太阳。

这个岩画的形状也有些奇怪,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。

这两张照片能稍微看出这里的地形,岩画是在第一张照片右侧的峭壁上。在岩画集中的区域,旁边的小路略微宽敞,顺着再往前走一点,过了岩画区域,就变得几乎没有了,第二张照片里就是过了岩画区域之后的情景。

这边虽然没有岩画,巨石嶙峋,也蛮好看的,只可惜没有拍照进深,从照片里不容易看明白。

看差不多了,准备撤退,正想着怎么能一起拍个合影,刚好又来了一拨游客,请她们帮忙拍了这个合影,别说小姑娘的水平还是蛮高的,岩画也拍的很清楚。

后来,我曾经感慨,一路走了五个国家,哥伦比亚的导游是水平最高的。超级靠谱的小姐姐安妮塔自不用说,还有民俗村的大姐,岩画向导,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哥伦比亚的传统文化,希望能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传承,而不仅仅是通过这些来挣钱而已。这位岩画向导非常担心很多遗址和遗迹并未得到足够的保护,很容易被破坏,为此他写过书,还注册了公司,希望能有机会让这些问题得到改善。

我们沿着来路往回走,刚好在天黑之前回到了车上,今天的时间堪称完美。

送向导回到那个小镇上,跟他告别,我和安妮塔也回到了莱瓦镇。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,我也懒得再去逛啥,回酒店休息了一会儿,就直接去吃晚饭了。

应我的要求,安妮塔今天换了另外一个牌子的啤酒,给我也点了另外一种饮料,说实在的我已经忘了这个饮料是啥味道了,不过看样子像是很多国家都有的“酸奶水”,一种很类似于酸奶兑了水的饮料,还是蛮好喝的。

今天我们吃饭这家餐厅,原本是昨天想来的,比昨天那个名气大,可是这里的菜我觉得到没有昨天的好吃。

今天可以结束了,明天是相当令人难忘的一天,可是有个很大的问题,基本全天没有任何照片,因为全程都在开车。倒是有视频,可我难道要花十二个小时把视频整个看一遍吗,感觉有点不太具有可操作性。


这次去南美,是第一次在开车时几乎全程录了视频,带来一个问题就是,视频是有了,可量太大,想找到需要的片段真心太难了,谁有好办法,还望能不吝赐教啊......

Post Comment